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我们国家很多人对诺贝尔奖是有质疑的,看看莫言就清楚了。按说我们国家的作家获得这么大的荣誉,应该祝贺开心才对,可是网上却掀起了对莫言的讨伐,截至目前,依然有很多人质疑莫言,认为他靠抹黑中国才获了奖。

那诺贝尔奖到底具有权威性吗?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在陈教授看来,诺贝尔奖是非常具有权威性的,他说:获奖者不用像乞丐一样,自吹自擂。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确实很公平,诺贝尔奖获得者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比如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瑞典隆德大学原子物理教授安妮吕利耶,得到获奖消息时她正在给学生上课,课间休息时接到了获奖的电话,随后又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也就是说,她完全不知道自己会获奖,获奖后也不用写个人推荐资料或者以前获得的一些荣誉,也不用让其他知名人士推荐,更不用说拉关系开后门了。大部分获奖者接到获奖电话,第一反应都很不相信,甚至觉得会不会是骗子打过来的。这一切都说明,诺贝尔奖的评奖过程是非常公平的。

再看看我国的各种荣誉的评选。在我国,无论获得什么奖,比如全国优秀教师等,事先获奖者一定是清楚的,因为都是各省层层推荐上去的,只要被单位推荐上去,大概率都会获奖。而且每位被推荐上去的还要写一些材料,比如个人的先进事迹和以前获得的一些荣誉等等,要填表呈上去的。这样每位获奖者为了让自己显得更符合获奖人的身份,一般都会夸大一些事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吹自擂。最关键的是推荐上去以后,大部分评委也不会对推荐材料进行认定,看看是否有作假的成分,就算有作假的成分,只要上面评委认可,也能获奖。

我们的各个行业都喜欢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模范,但是这些评选严格意义上都不是人们选出来的。不管在什么单位,领导也不可能让大家投票选举,一般都是单位推荐,其实也就是领导推荐,而且是有指标限制的。比如我们学校每年评的优秀教师,市级名额2人,县级名额6人,然后领导根据大家一年的表现开始定人,然后公示。这个公示也就是走走这样子,就算大家有质疑也改变不了事实,反正每个人总会有优点的,领导只要想选哪位老师,一定能说出他的很多优点。这些老师被推荐上去后,基本上就评上了,然后学校会让这些老师再写一些个人先进事迹和材料,这样一套完整的评选过程就诞生了。

再看看我们国家的院士评选,竟然规定必须有其他院士推荐,如果没有院士推荐你,你就不可以评。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规定?如果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不熟悉那些院士,不是彻底没机会评吗?

我们的职称评审和院士评审一样,都设置了各种条件,比如学历限制、年龄限制、职称限制、学术成果、荣誉等级限制等等,这些条件还是缺一不可,少一样都不行。说白了这根本就不是评选,而是筛选,看谁符合条件谁上,看的根本不是获奖者的个人业绩,都是业绩之外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国的科学家诺贝尔获得者屠呦呦,竟然评不上我国的院士,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难道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的含金量还高。其实就是因为屠呦呦年龄大了(超过65岁一般就不再给院士了),所以一直也评不上。

但愿未来,我们能从诺贝尔奖的评审中汲取教训,改善一下我们的评审程序,使我们的评审更加公平、公正,更具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